【建极绥猷是什么意思】“建极绥猷”是一个较为文言的成语,常用于古代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匾额、碑文之中,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政治理念,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治国理政的影响。
一、
“建极绥猷”出自《尚书·洪范》:“皇建其有极,敛时五福,用敷锡厥庶民。”其中,“建极”意为建立中正之道,即确立正确的治国标准;“绥猷”则是安定国家、推行德政的意思。整体含义是:建立中正之道,以德治国,安定百姓。
在实际使用中,“建极绥猷”多用于表彰帝王或贤臣的政绩,强调其治理国家的公正与仁德。这一词语常见于古代宫殿、庙宇、陵墓等建筑中,具有象征意义和历史价值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使用场景 | 文化意义 |
建极 | 建立中正之道,确立治国标准 | 《尚书·洪范》 | 多用于帝王匾额、碑文 | 体现儒家“中庸”思想,强调治国应遵循正道 |
绥猷 | 安定国家,推行德政 | 《尚书·洪范》 | 古代朝廷、庙宇、陵墓 | 表达统治者以德服人、以仁治国的理念 |
建极绥猷 | 建立中正之道,安定国家,推行德政 | 《尚书·洪范》 | 帝王匾额、碑刻、纪念性建筑 | 象征帝王仁政,具有历史与文化双重价值 |
三、结语
“建极绥猷”不仅是古代政治理念的浓缩表达,也是中华文化中“以德治国”思想的重要体现。它承载着古代社会对理想统治者的期待,至今仍被用于文化研究和历史教育中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