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收之东隅失之桑榆什么意思】“收之东隅,失之桑榆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,终能奋翼。收之东隅,失之桑榆。”原意是:在东方(东隅)有所收获,却在西方(桑榆)有所损失。现在多用来比喻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或收获,但在另一方面却遭受了损失或失败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生中的得与失,提醒人们不要只看到表面的成功,而忽视可能带来的代价。它也表达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,以及命运的无常。
“收之东隅,失之桑榆”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,原意是指在东方得到东西,却在西方失去,引申为在某方面取得成功,却在另一面受到损失。该成语强调的是人生中得与失的辩证关系,提醒人们要全面看待问题,避免因片面追求利益而忽视潜在风险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收之东隅,失之桑榆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 |
原意 | 在东方得到,在西方失去 |
现代含义 | 某方面成功,另一方面却有损失 |
使用场景 | 描述人生得失、成败之间的平衡 |
启示 | 要全面看待得失,避免片面追求 |
类似成语 | 得不偿失、顾此失彼 |
通过了解“收之东隅,失之桑榆”的含义和用法,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理性地面对得与失,做到知进知退,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。